「观点」学术期刊建设的学科化问题
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为东南学术杂志社编委会副主任杨健民。
◉ 学科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也是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支撑;学科体系的水平和属性,决定着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水平和属性。
◉ 学科分野是现代性的产物,由此产生了具有学科性质和边界的学科体系,人们称之为“学科性学术”。
◉ 学科化研究有助于学术成果的连续性积累和学科体系建设的整体创新,所以,这一切有赖于学术期刊作为重要推手,在深刻洞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引导“问题性学术”转向“学科性学术”。
◉ 我们的学术期刊对于学术研究的引领,就是要把中国的经验发展为中国的理论。
◉ 学术期刊要实现学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关键在于把握住学科体系的创新,把一般性的阐释变成积极性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从学理意义上说,学科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也是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支撑;学科体系的水平和属性,决定着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水平和属性。
《一个人的风:<健民短语>增订版》
学科分野是现代性的产物,由此产生了具有学科性质和边界的学科体系,人们称之为“学科性学术”。“学科性学术”与“问题性学术”的区别在于方法论的不同,前者注重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历史渊源,其对于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体系性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后者注重学科中的某一个问题,在总体上可能是碎片化和非连续性的。学科化研究有助于学术成果的连续性积累和学科体系建设的整体创新,所以,这一切有赖于学术期刊作为重要推手,在深刻洞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引导“问题性学术”转向“学科性学术”。
“学科性学术”与“问题性学术”并不是一个二律背反的概念。中国在新文化运动之前,几乎没有什么学科意义的概念,因为学科的概念来自于西学的语境。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分工,极大影响了学科化建制,学科越分越多,由此产生了近代社会科学。时至今日,我们的学科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也出现了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有些学科短时间内“井喷式”发展,由此导致“学术眩晕”,许多深层次的理论、概念、方法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些关于西方思想家的研究,总体上没有超越简单的介绍和综述阶段,概述性的综合研究偏多,而针对某一专题、某一人物深入系统的专门研究偏少;而对于国际学界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如全球化、后现代性、晚期资本主义等问题,也只停留在纯粹理论的研究,缺乏建立在中国当代现实基础上的反思和回应,研究方式出现了简单的实证化、技术化和学院化现象,而所谓的“追踪研究”也与基本理论研究严重脱节。
《中国古代梦文化史》
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和创新的目标下,学术期刊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问题研究引向学科化,因为仅仅一般性的问题研究是不够的,只有学科化的成果才能普遍化,才能形成人们的思维方式。比如政治学一开始就是学科性的,它研究的问题就是国家问题和政体问题,具有学科意义上的概念。中国引进政治学已有百余年,在有学科之前国外就有发达的政治问题研究;而当把政治问题研究学科化了,我们才真正理解了政治学。比如理解“国家”这个概念,首先要理解“人性”,西方政治学的一大贡献,就是通过“人性”的假设实现了政治问题研究的科学化。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徐勇创立的“田野政治学”,就是将“田野”带入政治学,这是中国政治学学科建设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按照徐勇的观点,政治学恢复重建之初,主要研究制度,主要方法为文献。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农民问题进入政治学学者的视野,主要方法转变为田野调查。持续不断和深度的田野调查,促使一批政治学学者带着问题,从实地经验出发,从经验中提炼出理论,提出了原创性的学术观念,形成了田野政治学,将“问题性学术”转向“学科性学术”。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学术期刊建设,无疑具有启示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指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从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上看,理论和实践是发展的高度,历史和现实是发展的深度。高度让我们的学术研究具有一种理论问题的超越性,理论问题既是从实践而来,又是为指导实践而去;深度则让我们的学科建设具有一种历史的纵深感,从而更明确地看清我们眼前的现实。
《傍晚的和声》
在我们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中,目前还存在着用中国的经验去验证西方理论的正确性,总是被牵着鼻子走,从而导致我们的学科性不足的现象。学术期刊是引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风向标,学术期刊上面发表什么样的文章,对于学术方向、体系、生态的引导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学术期刊对于学术研究的引领,就是要把中国的经验发展为中国的理论。一种学术的成熟,取决于理论的成熟,其中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就是摆脱它的学徒状态和“学术眩晕”状态,努力获得学术研究的“自我主张”,获得理论的自主性和主体性,把学术问题引向学科化,真正做到学科体系的完全创新。
《艺术感觉论》
加强学术期刊学科化建设,对于自觉构建新的学术框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术期刊要实现学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关键在于把握住学科体系的创新,把一般性的阐释变成积极性的探索。目前我们的学术生态出现了一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就是学术浮躁现象依然存在。所以,在学术期刊的学科化建设中要有文化自信之心,在创造和创新中要有文化自信之力,在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中要有文化自信之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学术研究能够从一般性的阐释中走出来,在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中,探索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中那些未知的东西,将创新性的理论观念转化为我们的创造性实践。尤其在跨学科建构中,更应该具有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批评自觉,在中国的现实中开发出新的原理,开辟自己的学术田野,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让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为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服务。这无疑是当代学术期刊学科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杨健民,1955年生,东南学术杂志社编委会副主任、研究员,著有《中国古代梦文化史》、《艺术感觉论》、《傍晚的和声》、《一个人的风:<健民短语>增订版》等。)
往期推荐
观点
写得好与写得好看
方圆
《学术出版道德公约》发布
数迹
多维看文摘(2021)
智汇
2021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报告
刊界
CSSCI来源期刊投稿指南(八)含新刊目录
书简
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之数据透视
撷英
声明:推文基于更好更多传递信息之目的,限于视野和能力,可能会有疏漏及不足之处,请随时指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zhpj@nju.edu.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 ↓ ↓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动态与研究资讯。
觉得“好看”请点赞或在看